如何理解学校心理辅导中“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则”
尊重的基础是平等,只有与学生做朋友而不是老师,不高高在上来指导他如何做,而是互相探讨如何做更好,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被尊重,愿意向你说。
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有尊重与理解、保密性、当事人的自决、团队合作以及个别化关怀。尊重与理解 尊重和理解是心理辅导的基础。辅导者需要尊重当事人的观点、感受和经历,理解他们的困境和挑战。这种尊重和理解能够建立信任,使当事人更愿意分享他们的问题和困扰。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利;理解,则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按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作所为的本来面目去了解学生。(4)学生主体性原则。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5)个别化对待原则。
教师应当如何尊重学生
1、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我在刚开始做辅导员的时候就有过这方面的失误。
2、学生喜欢老师真诚地对待自己,讨厌老师动不动就怀疑和否定自己。只有对学生的信任,教师才能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不断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从而自觉地向着更高的人生目标发展。信任学生是尊重学生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怎样才能信任学生呢? 其一,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3、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你能当众体罚学生。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
4、一) 尊重学生,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身份虽然不同,但在人格上却是完全平等的。陶行知先生说:“唯有平等,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完全消除,才会发生人格的互相感化。’”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也是合作伙伴。
5、自尊心是学生刻苦努力的动力,老师只有尊重学生,认可学生,才会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自觉地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举例来说,某学生因智力有问题,受到班主任的歧视,老师常因他犯一点小错误而对其进行挖苦讽刺,最终导致他不得不辍学。
6、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
怎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1、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点,不绝对化。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正确的把握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2、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学重于教。
3、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故选B。
4、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学生对教师说的心里话,教师不应轻易外传。学生的隐私,如心理或身体的疾患,未经学生允许,教师不得告知他人。尊重学生的隐私权,教师将获得学生的信任。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之间存在思想和学习成绩的差异,教师不应仅凭个人喜好来评价学生。
转载请注明:云顶国际·(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人格魅力感悟 » 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