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红色演讲稿3~5分钟
1、红色故事演讲稿 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国宁,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2、红色故事5分钟演讲稿1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从1919年5月北京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内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从1921年七月嘉兴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
3、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头我为大家演讲的名字叫《鸡毛信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立刻给八路军送去。
听一位老人讲老红军的故事300个字
给我们讲故事的是一位有88岁高龄的邹爷爷,他19岁就开始做地下工作,21岁加入了共产党,打了很多场战争。邹爷爷说:“……我们那个时候是分路南路北的,路南100人,路北100人,相互传达敌军情报。有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领导都会亲自来指导我们怎么做。
清明休假期间,我和妈妈再一次来到了沙河敬老院去看望了一位受人尊敬的老红军爷爷—陈仲兆爷爷,爷爷的身材不高约1米60左右,很瘦,虽然将近90高龄了,但依然精神抖擞,看到我们的到来,爷爷很开心,热情地接待我,当知道我们的来意后,陈爷爷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红色足迹。
从_年_月到_年_月,长征历时两年,纵横_个省份,攻战_多座县城,进行了_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牺牲了无数的红军战士。
老红军为我们讲述了长征的故事,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移动的通信学校”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
长征小故事300字左右
战地女杰——贺子珍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
从此,“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像长了翅膀,传遍了整个井冈山,也传遍了全中国,激发了全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斗志。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
飞夺泸定桥讲述了红军不畏艰险,顶着敌人的炮火和子弹,强行渡过泸定桥,占领军事要地的故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 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关于长征的感想
回望长征我们的感悟如下:我们可以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长征期间,红军面临着极其艰苦的条件和危险的敌人,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这种坚持和毅力是我们现代人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可以领悟到团结的力量。长征期间,红军们相互支持、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
长征是红军最伟大的工程,在红军说到它和提到它时,便称之为25000里长征。长征的起源为福建,一直到陕西西北部的道路尽头为止。 这路程是横贯美洲大陆的两倍。原来红军长征都是步行的,在长征期间,还要打仗,我难以想象红军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长征精神感悟:长征精神是我们代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之一,让我们领略到了信仰的力量。漫漫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走出了中国红军的英勇,书写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
红军战士们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现在的国人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样也是最复杂、善变、也最具挑战的一个时代。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1、【篇一】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讲述了在长征途中红军进入草地时发生的事。 在文章中,有一位老班长带着三个病人跟在队伍后面。在过草地时,老班长钓鱼给三个病人吃,而他自己舍不得吃,最后三个病人走出了草地,而老班长却饿死了。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老班长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2、金色的鱼钩读后感4篇1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那感人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脑海里浮现出老班长那高大的身躯、和蔼的笑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指导员派老班长走在后面照顾三位跟不上队伍的小战士。
3、我读了《金色的鱼钩》一文,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的 故事 。故事表现出老班长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
4、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后,最让我感到敬佩的是“老班长那种舍已为人的精神。”《金色的鱼钩》讲的是长征途中过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却牺牲了。
5、金色的鱼钩读后感1 周五这天,我们学习了《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读完以后,我十分感动!课文讲了一件感动的令人掉泪的事情:红军进入草原,我们三个小同志得了病,司令员让老班长照顾我们。
6、【篇一: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金色的鱼钩》课文讲的是一位四十岁的老班长无微不至地照顾好三个病号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 最使人感动的是他千方百计地给三位病号吃上鲜美的鱼汤,自己却不吃。病号的身体一天天地好起来,老班长的身体却一天天瘦下去。
转载请注明:云顶国际·(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感悟评价 » 老红军讲故事的感想,老红军讲革命故事心得体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